刚熬过了写论文的几大关,没想到答辩时还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最后一难。
平时嘻嘻哈哈惯了的同学,在毕业论文面前,纷纷低下了“高傲的头颅”,拜翟博士所赐,万一论文过程中,出了点什么差错,毕不了业可不是开玩笑的。
好不容易挑灯夜战修改完满屏的“飘红”,毕业答辩又近在眼前。
要问答辩人能有多卑微?“答辩答辩,疯狂道歉”
如果你问学长学姐,可以传授点什么答辩技巧,他们大多会轻吐答辩八字真言:“答辩答辩,疯狂道歉”。
刚刚经历完答辩现场的学生,争先恐后地开始吐槽“答辩要点”,比如有才的大学生,总结出了答辩标准格式:抿嘴、点头、道歉三连。
答辩万能回答句式统统安排上:老师您说的对,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有考虑全面,您的观点给了我很大启发,是的是的,对对对,您批评的是,感谢老师提出意见,今后我将努力改正,您的指正,是我今后学习道路上的宝贵财富。你学废了吗?
之所以学生对待答辩如此卑微,活生生做成了现场检讨,是因为在老师面前,自己那点“小学鸡”水平的专业知识,多半会露馅。
因此学生们戏称,“答辩答辩,只答不辩,要是敢辩,准备二辩”,谁愿意自讨苦吃呢?
用梗图描述答辩等级表,“学糕”是卑微的我没错了
答辩过程中不少名场面,都难以用语言形容其惊险程度的万分之一,于是,大家纷纷用梗图来吐槽写论文和答辩的难度,甚至划分出了“答辩表现等级表”。
第一等:学霸
虽然毕业答辩的难度和现场气氛,让人闻风丧胆,但学校里总有一批“大神”,关键时刻能显神通,其他同学瑟瑟发抖。
他们却和老师你来我往,正面交锋,真的勇士,敢于直面严肃的老师,敢于正视专业的问题,“学霸”名不虚传。
第二等:学糕
然而答辩常有而学霸不常有,面对老师犀利的问题,不少人直接化身“学糕”,看似规规矩矩,实则早已吓得发软,一开口就是“道歉三连”,站在讲台上的学生,宛如站在庭审现场一般忐忑。
第三等:学渣
许多“学渣”表示,自己最怕与老师有眼神交流,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
学生在讲台上胡诌一通,老师的目光慈爱中带着惋惜,无奈中带着迷茫。一句歌词,可以很好地描述“学渣”的心理活动:“说来实在嘲讽,我不太懂,偏渴望你懂。”
大家之所以畏惧答辩,主要原因还是在自己身上
学生们心甘情愿向“答辩”低头,已经成为常态,有些同学甚至这么安慰自己:“答辩道歉不能算丢脸,读书人的事,能算丢脸吗?”
由于在毕业之时,学生们基本已经签了就业合同,或是准备参加某个考试,只等毕业论文一事,顺利告一段落,就只等着拿到毕业证、学位证了,因此毕业答辩牵扯甚广,难怪学生心惊胆战。
而面对老师的提问,学生们之所以“一问三不知”,只能用道歉掩饰尴尬,主要是因为自己研究尚浅,老师们可都是专业里的大牛,提出的问题又精准又犀利,学生很难招架得住,给不出完美答案自然容易影响成绩。
但最重要的一点,则是学生论文完成得过于仓促,开题报告鸿篇巨制,中期检查有模有样,呈现结果惨不忍睹。
手忙脚乱完成论文,好不容易过了查重,结果留给答辩的准备时间所剩不多,这才有了答辩名称场面。
想要轻松通过答辩,那些小技巧你一定要知道
为了让自己在答辩现场不慌乱,面对老师的提问能顺利张开嘴,答辩前的准备一定要到位。
熟悉了解论文内容
想要冷静自如的应对老师的各种问题,首先要做的就是立足根本,将自己的论文内容了然于心,毕竟在修修改改之后,许多同学的论文,和最开始的开题报告截然不同。
论文内容是老师提出问题的出发点,熟读之后,即便遇到一些刁钻问题,也不至于太离题。
准备一份ppt
如果想要在论文答辩中获得高分,学生可以提前准备一份ppt来讲解自己的论文内容,用ppt不仅可以显得自己的答辩更加高大上、有条理,还可以边看屏幕边讲解,表现更加流畅自然,关键是有ppt提醒,不会卡壳。
自制提问清单
虽然学生所学学科不同,但是每年论文答辩的经典问题离不开最主要的几种。
比如采用了哪些研究方法?核心概念是什么?研究意义,立足的理论基础等等。在考试之前应对这些基础问题,提前做好攻略,答辩现场心里会更加有底气。
今日话题:你的答辩现场可以怎么形容?
欢迎评论,发表您的独到见解,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可以点个赞